android2.3(android2 3)
焦扬:推动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出综合性大学办世界一流医学院新路焦扬在致辞中充分肯定本次论坛的重要意义并表示,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承担医教研职能、发挥关键作用,是传承上医精神、推动上医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焦扬建议他们互相沟通交流,互帮互助,一起在学习、生活上取得进步。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困难,学校学院、老师同学和你一起面对。
4个月大时做的一次手术,帮助她恢复了一定光感和模糊残影。焦扬一行来到任重书院中庭,橙色的背景板和可爱的书院萌宠映入眼帘,任重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尚君正和报到咨询台的志愿者一起迎新生。团委、院系、书院还招募了500多位志愿者,指引新复旦人踏入大学的第一步。他们是2022级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和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学。陈尚君每年都来迎接新生,与新生交流、合影,今年也不例外。
你们的设计非常精美,非常用心。焦扬一行还与管理学院、历史系新生辅导员陆子宽、郭怡冰等进行交流,了解新生报到情况,勉励他们以老带新,关心关爱学生成长。胡行健表示,本科期间,他参加了11个苏步青讨论班,选修了5门研究生课程,获得了多个数学竞赛奖项,他的数学梦在复旦园里生根发芽。
要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相结合,深刻认识到未来承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站在复旦生活的新起点上,她期待所有新生一起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为祖国成才、为人民服务中,谱写一段段青春的故事,开垦一万个美丽的未来。对于兴趣,要感受专业独特的美,并发现美、享受美大学自诞生起,始终是一个师生共进、教学相长的学术共同体。
今天,来自77个国家和地区的4162名本科新同学和11531名研究生新同学正式成为光荣的复旦人。年轻时,拓展视野见识,打下坚实学术根基,铸就一流学术品位,未来应对各种变化才有学养底气。
制图:实习编辑:王越责任编辑:李斯嘉。作为大学学术共同体的成员,我们都拥有学人的身份,不论年龄、学历、专业,不论以学术为职业的学者,还是莘莘学子,都是复旦学人的一分子。大家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坚持学习,在不便利的条件下表现优异,每一位2022级新生都值得为自己鼓掌。复旦鼓励自由探索和有组织科研的有机结合。
每一代学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复旦学人应当融入国家现代化的时代潮流、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校园是追求进步的学术殿堂,不是安逸的象牙塔。科研创新没有国别之分、年龄之分。作为复旦学人,应该具有定力,能够适应多变的未来。
我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向一路指引陪伴同学们成长的父母和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党和国家赋予我们建设 第一个复旦的使命和期望,把新时代复旦人家国天下的情怀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的征途融为一体。
国家和家长把同学们托付给复旦,学校就有责任提供最优质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第三,做视野广阔、根基扎实的学人。
我们坚持人人皆可成才和优秀是闯出来的理念,已有61个专业推出本科荣誉项目,全校正在实施卓博计划、构建高精尖缺的研究生教育格局,鼓励大家在为国卓越的赛道上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同学们能进复旦,说明曾经很优秀,可进了复旦,一切从零开始。立地,就要坚持实事求是、联系实际,将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与自己的研究紧密联系起来,解决重大实际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呵护同学们的学术兴趣和探索活动,激发师生创新创造的活力,也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组织攻关团队。今年上半年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全校上下克服种种困难,努力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期望要求,要通过不懈践行才能实现。
根深者叶茂,源浚者流长。我们的复旦要成为独树一帜的世界学术殿堂,必然要扎根中国大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大贡献,必然要代表中国高校攀登世界学术之巅,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从今往后,复旦的烙印将会深深印刻在大家身上。复旦学人应当有向下的精神,热爱吾土吾民,学会俯下身、静下心、扎下根,自觉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过去几年,同学们在见证党和国家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同时,也亲身感受世界百年变局的加速演变,很多人参与了抗疫斗争,切实体会到世界的不确定性。顶天,就要站到学科前沿、瞄准世界一流,在前沿研究中致力于做到世界先进水平。
希望同学们在这片沃土里长得更好更优秀,不仅掌握知识,而且掌握创造和应用知识的本领,为未来做好各方面准备,像干细胞那样具有多方面潜力和高素质潜能,进而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复旦学人。对于年轻学人如何做到顶天与立地相结合,我谈四点自己的理解:第一,做胸怀天下、心系家国的学人。在中学,同学们与同龄人竞争。第二,做立足前沿、关注现实的学人。
请大家时刻牢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努力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学人,书写新的复旦故事,创造属于这一代复旦人的传奇。未来,也许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我们将继续坚持,为每一名复旦学生全面发展成才、拥有精彩大学生活尽最大努力。在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学科和学者把顶天立地作为发展学术的目标和方法。
期待大家把个人兴趣与国家的需要、自由探索与团队的合作紧密结合起来。当代最具变革性的发现和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之中。
第四,做堪当大任、勇毅前行的学人。将来如果有预期落差也无需不自信,因为即便在复旦不是最优秀的,也不能忘记自己是同龄人中的优秀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几千年学人精神最精粹的表述。大学共同体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并通过人才传承创造知识、推动社会进步,所以大学以学生为本、学生以成才为要。
学人的本质特征是具备终身学习的主动意识和本领,自觉把求学做人、治学修身作为一辈子的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进入复旦,就有代表中国学人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义务,也应有关心人类命运、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与自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术面前人人平等。
9月3日,在复旦大学2022级学生开学典礼上,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发表讲话《做顶天立地的学人》,寄语全体复旦新生。同学们,你们的复旦旅程已经开始。